週末回外公家吃晚餐,在廚房洗碗時,舅舅拿著要洗的碗盤欲言又止地走向我。

 

 

「我太太有個親戚的小孩⋯⋯」

「我知道了,不用跟我說了。」不讓舅舅有繼續說下去的機會,我立刻打斷他的話。

「妳舅媽已經跟妳說過了?」

「沒有,只是我已經跟我爸媽說過,以後這種事都不必來問我。」

「如果我想結婚,就會自己想辦法。」為了讓情況和緩,我又補了一句。

 

 

 

吃飯時和朋友提起這件事,還沒說完,友人已經哈哈大笑,說我又發好人卡。另一個做業務的朋友則說:「如果我是妳,我一定去!」閃婚又趕進度,三年內生完兩個小孩的她興奮地說,自己從來沒有相親經驗,如果現在單身,只要有人幫她介紹對象,她一定會赴約,「雖然相親十次有九次註定失敗,但這樣的經驗已經可以講一輩子。」

 

 

我腦中立刻閃過電影或戲劇裡,女主角屢敗屢戰的畫面,為了讓聊天的素材更豐富,這種犠牲也真是夠大了。「就算他不適合,還有他的兄弟丶他的上司,或者說不定對妳的工作也有幫助,而且親友介紹之前一定已經先過濾,至少不必擔心遇到什麼有婦之夫或怪咖。」朋友理性分析。

 

 

朋友的話突然讓我想起了直銷訓練——每天都要認識10個人,因為對方本來就不了解你在做什麼,所以被拒絕是正常的,10個只要一個成功就夠了⋯⋯。

 

 

我不禁反省(凱莉上身),我們一方面嫌棄長輩介紹的對象總是千篇一律,不外乎有份穩定工作,看起來很老實,對父母又孝順,翻譯成白話文就是好人一個;另一方面,又期待長輩介紹對象要包生,一旦聽到描述的條件毫無可能,就連做個朋友的機會都不給,這樣真的好嗎?

 

 

突然想起以前寫過的一篇文章「愛情的迴轉壽司理論」,朋友冒著生命危險提出逆耳忠言:

 

可是不是所有壽司店都是吃到飽的,

所以問題在於,某種程序而言,

你的青春就是你荷包裡的錢,

當你吃錯很多盤壽司時,

你口袋裡的錢已經越來越少了,

結果當下一盤來的是無敵新鮮美味鮪魚大肚肉壽司時,

可能會很幹的發現,幹⋯⋯錢不夠

 

 

現在回顧,正好10年。

 

 

鼓吹我快去認識新朋友的友人語重心長地說:「妳現在外表看起來還可以,過了45歲就只能去婚友社了。」

 

 

其實,不必等到45歲,有朋友早在好幾年前就開始接到婚友社的電話,幾經拒絕後,對方還不死心地追問:「真的不給自己一次機會嗎?」窮追不捨的態度,讓人不禁懷疑是不是媽媽偷偷付了錢,怕當面跟女兒提起可能造成家庭糾紛,只好由婚友社偽裝成電話行銷,推銷不成保證退費。

 

 

養了兩隻貓的朋友,也不免擔心自己越來越孤僻,和朋友久久不聯絡的她,再這麼下去,距離孤獨死只有一步之遙。

 

 

我們並不是明明知道身價每一天都在眨值,卻還不識好歹。只是不斷遇到錯的人,有時候反而會讓人感覺更寂寞,而且就算找到了伴,也沒有辦法讓人從此不孤獨,到頭來我們還是獨立的個體,內心的孤寂,只能自己療癒。

 

 

無論在什麼感情狀態,都得先把自己的生活過好,才能談其他的可能性。

 

 

雖然我不知道被我拒絕到得內傷的長輩們,還願不願意冒著代領好人卡的風險來介紹對象,但下次我會試著敞開心胸,畢竟人生那麼長,真的需要多認識幾個朋友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anali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